小區頂樓漏水是常見的事情,如果是新房,那就由開發商或者物業來調節,若為二手房,那就先由物業來調節,不然就自己負責保修。希望可以幫到你。
參考回答:
1.對于商品房,樓頂防水層的質保期是5年,因此,購買的樓盤頂層如果在防水保質期內漏水,那就是開發商的責任了,開發商有義務免費維修,一定要盡快跟開發商聯系,要求他們立即修補,防止被開發商拖延超出保質期,導致自己承擔維修費用
2.如果是人為破壞導致樓頂漏水,即使是在質保期內,開發商也沒有義務給與免費修繕,就是愿意付費,開發商也往往不會給與維修。這樣的情況就只有找破壞人來提供維修服務,或是由物業提供維修而讓破壞人負擔維修費用,具體的維修勞務和費用可以跟破壞者商量決定,如果對方拒不賠償損失,就走司法途徑。如果找不到破壞者,就只有整個樓宇的業主分攤維修費用了。
3.如果樓頂超出質保期后漏水,就沒有開發商什么事了,由于樓頂是公攤公有的,那就是全體業主的責任了。如果漏水不嚴重,小修一下即可,那就全體業主商量一下維修費用分攤,意見一致后就收錢,找物業修補了事。
4.如果是產權歸單位的福利房和自建房,漏水了,就找單位的后勤部門或是負責房管福利的部門,申請維修;一些單位效率低下,如果等不及后勤維修,那可以跟后勤申請自己墊資雇人修補,然后辦手續在后勤處報銷,而后勤則到單位財務處報銷,這種變通辦法有些單位行得通,有些單位行不通。
參考回答:
1、房子在保修期內的,找開發商維修。
2、保修期以外的公共部位、公共設施設備的日常維修、維護,應在業主交納的管理費中支付,如果涉及到一些大修工程,涉及金額數量比較大的,應啟動住房專項維修資金,該資金也是業主繳納的,申請該資金一般由業主申請,業委會簽名同意。而一些舊小區沒有維修資金甚至是物業的,應由相關業主共同分攤解決。